第(1/3)页 傍晚时分,赵四拖着疲惫却满足的步伐从“磐石”基地返回生活区。 洞内通风除湿系统运行良好,几个技术难点也在他和工程兵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解决,这让他心情舒畅。 推开家门,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——苏婉清已经用土灶熬好了粥,还炒了一盘山上采的野菜。 “回来啦?快洗手吃饭。” 苏婉清接过赵四脱下的外套,挂在门后的钉子上,眉眼间带着温柔,却也掩不住一丝疲惫。 饭桌上,赵四敏锐地察觉到妻子情绪不高,便关切地问道。 “今天去医务室还顺利吗?是不是太累了?” 苏婉清放下筷子,轻轻叹了口气,将白天遇到那个受伤男孩、没有麻药只能硬着头皮缝合伤口的事,以及医务室药品极度匮乏、群众更信赖土方的现状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四。 “……我知道条件艰苦,可看到孩子疼成那样,心里还是不好受。” 苏婉清的声音有些低沉,“刘大姐人很好,也很支持我,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 “没有基本的药品,很多病我们只能干看着,或者用些效果没保证的土办法。” 赵四静静地听着,眉头渐渐锁紧。 他伸手握住苏婉清略显冰凉的手,脑海中却飞速检索着系统曾经奖励过的知识。 忽然,他眼睛一亮。 “婉清,你等等。”赵四起身,从他们唯一的木箱子里翻出几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。他摊开本子,就着煤油灯的光,开始快速书写起来。 苏婉清好奇地凑过去看,只见赵四笔下流出的,竟是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、诊断要点、以及非常具体实用的治疗方法,其中还夹杂着许多中草药方剂和针灸穴位图。 内容极其详尽,语言通俗易懂,明显是针对基层缺乏药品器械的情况而写的。 “这是……?” 苏婉清越看越惊讶,这简直是一本针对当前困境的“宝典”。 赵四头也不抬,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解释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