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接着便把幼儿园里发生的关于“痣慧”的风波简单说了一遍。 周母听完,真是哭笑不得,点着孙女的额头:“你呀你!这么点小事就动手?奶奶白教你了?” 林窈下午项目组还有事,交代了几句便又匆匆出门了。 这下,教育“小霸王”的重任落在了周父周老两口身上。 下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客厅里,一场关于“如何正确应对冲突”的家庭小课堂开讲了。 周父负责理论阐述,他抱着孙女,用最浅显的话说:“昕昕啊,爷爷告诉你,什么叫打人?就是故意用手、用脚,或者拿东西去伤害别人,让别人疼,让别人哭。就像你今天推同学,他摔疼了,哭了,这就是不对的。” 周母则负责实践模拟,她双手叉着腰:“哼,你没有痣,你不聪明!” 昕昕立刻气鼓鼓地要伸手。 “哎哎哎!”周母赶紧拦住,“不能推!不能打!你要怎么说?” 昕昕想了想,大声说:“你这样说不礼貌!我有眉里藏猪(珠)!我才是最聪明的!” “对对对!”周母立刻鼓励,“还可以告诉老师:‘老师,他说我!’” 周父又道:“那如果小朋友是不小心碰到你呢?比如玩的时候,他没看见,撞到你了,那他不是故意的,就不能打回去,要说‘没关系’。” 奶奶立刻和昕昕模拟起不小心碰撞的场景。 “那如果他抢我玩具呢?”昕昕举一反三。 “抢玩具也不能先动手打人,”周父耐心引导,“你可以大声说‘这是我的!请还给我!’,或者赶紧告诉老师。记住,动手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。” 爷孙三人,一个动嘴讲道理,两个动手演情景,在融融的午后时光里,将“能动口不动手”的原则,通过一次次重复和演练,慢慢植入小家伙的心里。 虽然不知道她能记住多少,但这份来自家庭的、耐心的引导和满满的爱,无疑是她成长路上最坚实的铠甲。 第(3/3)页